全地形车(英文名“All Terrain Vehicle”)是一种被设计用于非高速公路行驶的、具有4个或以上低压轮胎且可用在非道路上行驶的轻型车辆。起源于北美,第一辆全地形车则生产于日本,在1970 年,由日本的本田公司(Honda)率先推出了一款原名 US90、后改名为ATC90的三轮式全地形车,它搭载了一台驱动力为7马力的89cc四冲程单缸发动机,正式开启了属于全地形车的时代。
▲全球第一辆三轮全地形车
直至1982年,铃木工业终于在三轮的基础上进化出一款名为 QuadRunner LT125 的四轮式全地形车,自此全地形车突破了三轮式结构。之后四轮车成为全地形车的主要形式,四轮驱动的全地形车也进一步发展。
▲全球第一辆四轮全地形车
根据动力来源分类,全地形车可分为内燃机式全地形车和电动全地形车。根据车辆结构分类,全地形车可分为四轮全地形车(ATV)、多功能全地形车(UTV)以及卡丁车(Go-Kart)。美国特种车辆协会(SVIA)将全地形车分为两大类——Ⅰ类和Ⅱ类。Ⅰ类是指仅供单个操作员使用不搭载乘客的ATV;Ⅱ类在操作员身后设有一个指定座位,可供一名操作员和一名乘客跨坐使用。
其中第Ⅰ类ATV又分为G型(通用型),供16 岁(包括16 岁)以上的操作者娱乐或公用事业使用的ATV;S型(运动型),供16岁(包括16 岁)以上的操作者娱乐使用的ATV;Y型(青少年型),供16岁以下的操作员在成年人的监督下,娱乐使用的,适当大小的ATV;T型(过渡型),供14、15岁的操作员在成年人的监督下或16岁(包括16 岁)以上的操作员娱乐使用。出于使用安全的考虑,美国SVIA对Y类ATV更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并要求张贴警告标签,清楚地说明骑手的最低年龄。
第Ⅱ类ATV则仅限于供16 岁(包括16 岁)以上的操作者娱乐或公用事业使用。
为了获得更舒适方便的生活,人们的创造力无限被拉升和突破。
全地形车的突出就在于一个“全”字,如其字面意思“适合所有地形的交通工具”。顾名思义,它比其他的车辆适合更多的地形。尽管在大部分国家是非道路交通工具,但并不妨碍它的广泛应用。全地形车具有极高的越野性能,是集实用、娱乐、体育运动等于一体的特种车辆,目前主要用于越野、运动休闲、农牧场、矿山、林地、抢险等领域。
美国、日本等国家最早发展全地形车,拥有技术、销售渠道、品牌等制高点,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态势。目前,全球全地形车的主要产量仍集中在北美。其中,北极星、北极猫、庞巴迪、约翰迪尔等厂商生产的全地形车占全球产能的比例较高,本田、雅马哈、川崎等厂商生产的全地形车产能紧随其后,中国厂商生产的全地形车占全球产能的比重较低。全球全地形车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北美及欧洲为全地形车的主要消费市场,我国的全地形车厂商生产的全地形车90%以上用于出口。
相关数据显示,2002年以前,市场主要消费群体以商业客户为主;自2002年以后,个人客户市场逐渐崛起。以全地形车的主要市场北美区域为例,2000年北美市场个人客户、商业客户的比重分别为40%和60%,而在2013年个人客户比例已上升至84.2%、商业客户比例下降至14.4%。预计未来,全球以一般日常生活、娱乐、竞技为使用目 的个人消费需求占比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
另外,根据Next Move Strategy Consulting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全地形车在不同地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丘陵和偏远地区具有更高的采用率。此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冒险运动活动和娱乐活动的持续增长也会提高人们对全地形车的需求;地区政府的扶持政策、国际体育活动的激增、一些赛事活动的广泛举办都有望促进全地形车市场的进一步增长。伴随全地形车的众多优势被更多的人们意识到,会为全球市场带来可喜的增长变化。
随着维护相关的高成本以及由于地形破坏、禁止在野生动物环境中使用等一些规范限制会进一步拉高全地形车市场的行业技术水平。不断的产品进步,开发更安全的全地形车车辆,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该报告还预测,在排量上,400-800CC细分市场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在市场分布上,北美将占据最高市场规模份额,欧洲占据第二位置,亚太地区预计将成为全地形车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同时,全地形车在公用事业领域的应用将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到2030年将以显著的复合年增长率保持领先地位。
转载自
编辑整理 | 长白山英雄会
新闻来源 | 涛涛车业
声明 :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